• 离开雷锋的日子 | 青苹
  • 信息来源: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3-05    阅读量:
  • 离开雷锋的日子 | 青苹
           今天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。
           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同志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。此后每年的3月5日都是“学雷锋纪念日”。
           人们心目中雷锋的样子,大多来自这张他戴着俗称“雷锋帽”的55式棉帽的照片;人们了解的雷锋故事,也大多是在他参军之后。其实,雷锋在部队只待了两年多时间。
           雷锋,原名雷正兴,出生于长沙一户贫农家庭。雷锋的童年生活极其悲惨,他的家人被地主压迫,被资本家剥削,短短几年时间内就相继离世。雷锋年仅七岁就成了孤儿,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,“我家里很穷,父、母、哥、弟,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,这血海深仇,我永远铭记在心。”
           解放后,雷锋分到了耕地,上了小学,加入了少先队;又到了县委工作,加入了共青团;又去团山湖农场工作,再到了鞍钢开拖拉机,最后完成夙愿参军入伍。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,雷锋都干得非常出色,影响着身边很多的人。
    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
           1996年上映了一部电影,叫做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,主角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。雷锋远去的年代,乔安山在面对社会的种种考验时,依旧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“雷锋精神”,将“雷锋精神”一代代传下去。
           面对不买票就提前上车的站长亲戚,他坚持原则把他们赶下车去;面对生死一线的难产孕妇,他急人所难直接将车开到医院,并主动献血。他的行为感化了售票员,让她主动交出了在车上捡到的金戒指。
           面对遭遇肇事逃逸的老汉,他见义勇为主动将他送到医院;面对老汉全家人恩将仇报的诬陷,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老班长雷锋:“老哥,我是雷锋的战友,就是班长看你倒在路上也会救你。”他懊恼,他迷茫,但他从未怀疑过雷锋对他的教导。
           在乔安山心中,雷锋从未离开。他也时时刻刻按雷锋的标准要求自己。他在陷入困境、陷入绝望时,会去雷锋墓和老班长唠唠,因为雷锋能为他带来信仰的力量。
           影片的最后一个故事,乔安山和儿子驾车被困在路上,一群头戴小红帽的青年志愿者来到他身边,告诉他无论在全国各地走到哪,只要看到这个符号,有困难找到他们就好使。
           这支青年志愿者队伍让乔安山激动万分。在时代的冲击下,乔安山总感觉自己孤身一人在坚守着理想信念。而此刻,他终于看到“雷锋精神”得到了传承,并且发扬光大了。乔安山一扫心中多年郁结,大声呼喊着“雷锋还没有死,他还活着”!
           故事的最后,一面面鲜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旗飘扬在寒风中。中华大地,从来不缺少大仁大爱者,“学雷锋”活动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1993年,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。近30年来,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传承着雷锋的志愿服务精神,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。

    “雷锋精神无惧抹黑依然在闪烁”
        “灭人之国,必先去其史。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网络上忽然流行起解构英雄烈士的段子。最开始是冷嘲热讽,渐渐又演变成了造谣污蔑。邱少云、黄继光、狼牙山五壮士……和很多英雄烈士的境遇一样,雷锋也一直被人“惦记”着。
           雷锋的事迹由很多小事组成,这些小事不仅体现出雷锋对党、对新中国、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,还包括在工作中努力奋斗,在生活中乐于助人、勤俭节约的精神。“雷锋精神”的实质和核心—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,更是以一句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的口号深刻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,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无穷的正能量。于是,否定“雷锋精神”的企图就从否定雷锋开始了,新媒体时代的“雷锋精神”保卫战,也围绕着雷锋故事的真实性展开了。
           雷锋做好事还带着摄影师?
           雷锋的一些照片确实是摆拍的。当时,雷锋已经是从沈阳军区涌现出来的全军典型,军区根据“雷锋日记”的记载进行了补拍、摆拍,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技术手段。
          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,为什么都写在日记里?
           雷锋1957年还在县委工作时就开始写日记了。“雷锋日记”中也是以摘抄学习内容为主,只是在雷锋去世后,才选择性地摘录了一些好人好事和精彩作品选编出版,在全国范围内发行。雷锋的9本日记如今都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展示。
           雷锋只有小学毕业,为什么能写出水平如此高的日记?
           雷锋在小学时就是文艺骨干,毕业时代表同学进行发言;到了县委机关,雷锋又当选了工作模范;到鞍钢后,雷锋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,5次被评为红旗手,18次被评为标兵。雷锋在团山湖农场工作时便创作了《南来的燕子啊》等多首诗歌,入伍后继续写日记当然不在话下。
    雷锋的照片中有皮夹克、皮鞋、手表,他哪来的钱买?部队的津贴标准并不高,他又哪来的钱捐款?
           雷锋在县委工作了一年多,在农场又是县里第一位拖拉机手,到鞍钢后工资也较高。当时雷锋总是穿着一件工作服,同事们就劝他买了这样一身衣服。后来工厂里传达了厉行节约的指示,雷锋就再也没穿过。雷锋捐给人民公社和灾区的钱也是入伍前的存款。
           对雷锋事迹的歪曲和对雷锋形象的诋毁,是在妄图扭曲人们的价值观,营造一种冷漠的社会环境。然而“雷锋精神”从未远去,它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。
          几年前,微博上曾经有人发帖称,日本一位女子不慎掉入电车与站台的缝隙中,乘客们纷纷下来推车救人。这个帖子被转发了上万次,一些网络大V惊呼“我们拿什么战胜这个民族”,甚至暗讽“这就是力量,而不是冷漠”。
          中国人果真“冷漠”吗?当时就有人贴出18条中国人抬车救人的新闻予以反驳,网友热烈转发,并纷纷表示“见义勇为抬车救人,多大点个事啊”。
           几天之后,一则“女子被撞两万多元撒一地 路人帮捡分文不少”的新闻在微博上引发热议。第一位留言的网友愤愤不平地说:“赌5美分,转发量不会过1000。”于是一些热心网友们一边转发一边计数,最终这条微博最高达到了3000余次转发。
           是网友斤斤计较、睚眦必报吗?当然不是,这是为了一个公道。正如电影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中,面对诬陷,乔安山妻子泣诉:“我们得为这个社会讨个公道,为‘雷锋精神’讨个公道。”

    雷锋,从未离开
           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。”
           从来没有一位“榜样”,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,带给我们的影响如此之深。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英雄烈士中,雷锋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他在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父母都尚未出生时就已去世,又以文化符号的形式活跃在年轻人的生活中。打开电商网站搜索“雷锋帽”,能找到上万件商品;文创商店中,印有雷锋头像的搪瓷杯、绿色帆布挎包、红皮笔记本总能吸引顾客驻足。笔记本封面上印着“帮助别人会让你感觉快乐”,而崇尚这种精神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。雷锋也许不会想到,自己一个曾经的“时尚青年”,有一天也会成为新时尚的一部分,“雷锋精神”也以同样的方式在年轻人中“走红”。
           雷锋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文艺青年。他写诗歌,写文章,写小说,如果他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,是我们的同龄人,那他也许是个爱摄影、爱时尚,经常在朋友圈发发自己写的短诗的文艺青年。他也许是微信公众号“团山湖的燕子”的主编,每天推送农场的新鲜事;也许是微博的博主,每天与年轻朋友们分享时事见解;也许是b站的up主,时不时更新一段高燃混剪视频;也许是短视频爱好者,偶尔上传一段手风琴的自拉自唱;也许是知乎的答主,回答问题前先贴一张自己和拖拉机的合影……比起这些,更有可能的是雷锋没有那么多时间上网。空闲时间里,他在福利院、养老院里当义工,在纪念馆、博物馆当讲解员,在学校门口疏导交通、护送小学生过马路,在山林溪流间巡逻保护野生动物,在奥运会、冬奥会的赛场担当志愿者。如果他也遇到了疫情,也许会穿上防护服走进医院照顾患者,也许会套上红马甲守在社区外,为居民登记、测体温、买菜。
           也许不是雷锋变成了他们的样子,而是他们成为了“雷锋”。如今,人们并不会总把“雷锋”挂在嘴边,也许是因为,每个人都成了他。
           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忠于革命忠于党……”

    编辑|柏雪 文静祎
    文件内容来源|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

     

    Copyright ©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湘ICP备20011007号

    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