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从风俗中批判继承传统文化
  • 信息来源: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3-15    阅读量:
  • 从风俗中批判继承传统文化
    作者:吴婉盈
           说起传统,就会让人想到峨冠博带的士绅在烟熏缭绕中祭拜祖先,文人们隔着氤氲茶香对弈,戏台上五彩斑斓的戏子唱着悠长的京调。而这些,离我们如今的生活太过遥远。而谈到传统文化,人们或许会想到久负盛名的脸谱、宋明理学、书法、古建筑等等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,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?这个问题已被反复提及数年,教科书里也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定义:对待传统文化,我们应该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;批判继承,古为今用。
           在近几年文化产业急速发展的环境下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文化被创新应用的例子。比如明代流行一时的“水田衣”出现在时装秀上,拼接元素被应用于各式潮衣上;传统徽式建筑元素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;一些茶居、青旅修建成四合院样式;川鲁粤菜系被发扬光大……
           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应用到身边的小事里呢?
           中国文化历经千年而延续至今,其璀璨程度不言而喻。然而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,我们应该剔除传统文化中不合理之处。我在查阅古代风俗资料中发现存在于传统文化中“不为今用”的几点,分别是等级观、繁文缛节和陈规陋习。
           谈到等级观,就不得不谈古代将人所分的“士农工商”几个等级。以明代为例,对于不同等级的人,在服饰方面就有严格的规定。“士绅百姓都在头顶束发。朝廷官员的装束为头戴乌纱帽,身穿圆领袍,束带,着黑靴。士子百姓的装束是头戴四带巾,穿杂色盘领衣,不得用黄、玄两色。教坊司乐工头戴青色卍字顶巾,系红、绿两色帛带。士绅百姓妻子的首饰允许使用银并镀金……乐妓带明角冠,穿皂色褙子,不许与庶民妻子相同。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30)
           在封建时代,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,除了在思想上推崇三纲五常,天人合一,在人们生活中亦有相关规定,人为地将百姓划分成三六九等,施以不同的待遇,从侧面塑造出皇权的权威。
           当今,我们平时与人相处时不应该带着等级观来看待别人。人的高贵是以其本身的道德修养来决定的,与其本身的职业无关。因此,从身边做起,视人平等,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,对他们的辛苦劳作道谢。
           提到繁文缛节,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可能会强调这是对传统礼法的尊崇。的确,由古至今传承而来的一些礼仪我们需要继承,但繁复的仪式与加之其上的各类政治、道德、神学含义却使之变味。
         “…冠、婚、丧、祭四礼,伴随着‘人道’的始终。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,‘人道’这一词无非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、社会的等级差别以及夫妻交接之道三个层面的意义。可见,从夫妻交接之道这一层面来看,礼本身就有人的本能或自然状态下的意义与价值,只是后来的儒家学者更多地将它看成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等级名分。”(《中国风俗通史》 明代卷)
           就以最近的清明祭祖为例。清明祭祖本是一项缅怀先祖,维系宗族传承的活动。但是演变到后来,人们为祭祖往往要准备多项祭祀程序,光是供品就要准备许多,不然显得不够心意。我认为祭祖活动应该追求简单和实用,比如与族亲一同清理先祖墓群,检查修订族谱,维系亲人感情。
           陈规陋习自是存在于传统文化中陈旧蛮陋的风俗,诸如古代重男轻女观念影响下的溺婴、女子缠足等。这些违背人伦与人体健康的习俗应该被禁止。还有封建迷信的观点也应该慎重对待。我们需要坚持相信科学,一切以事实为重。
           与抛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习俗相对的,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继承的也有许多。在此,我大致提养生观、互助思想和社交礼仪三部分。
           “养生妙法,古有软饭、烂肉、少酒、独宿四法。明人田艺蘅对此四法有独到的见解,并将它书写下来作为一种座右铭。他解释道:‘软饭以养胃,烂肉以养人,少酒以养血,独宿以养神。’”(《中国风俗通史》)
           中医是门传奇的技艺,虽其准确性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受质疑,但是其中一些诸如五禽戏、简式太极拳等养生操以及食疗是传承千年的瑰宝。不如从身边做起,在工作、学习时别一味贪快,放慢脚步,吃饭时细嚼慢咽,少饮酒,多运动。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,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。
           传统的观念认为,君子的职责在于“维风善俗”,表正乡闾。“……如果(士大夫)平时存心以厚,待人有恩,即使那些为非作歹之人,也会因而感化;反之,若倚势仗财,贪图谋算,那么,那些市井无赖之人忌富嫉贫,莫不幸灾乐祸,甚至群起而盗。”(《养蒙图说·表正乡闾》涂时相著)
           在翻阅资料时看到这一段时感触颇深。虽然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呆子的酸腐气,但是要说这是一派胡言也显然是错误的。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在教导人们乡里互助,与人为善。这一点是儒家学派核心观点之一的“仁”的衍化,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延续至今并仍被大力提倡的思想观念。从这一段文字中,我发现要做到乡里互助,就需要一个甚至一群榜样以身作则。这个让我联想到“感动中国人物”活动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承并创新传统“仁”“爱”思想的创举。
           但仅有十几位感动中国的道德英雄是远远不够的。电视里的那些惊天动地与我们相隔千里,只有来自身边的无名模范才能真正地影响自己。改变世界要从改变自己做起,把自己当做一名无名英雄,公交上主动让座,看见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,用一颗阳光的心去接纳世界。在当下,“仁”不一定非要“不伤蝼蚁性命”,只要放下冷漠对人的面具便十分难得。
           当今社会的便捷导致很多人变得粗鲁而冷漠,往昔风度翩翩的汉唐大气之风离我们越来越远。《礼记》里面的一些诸如繁复的祭礼我认为应该重心意而非形式,因此部分繁文缛节需要剔除。但是其中的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习惯我们应当继承。例如在家里来客人前打扫居室,起身相迎;在宴客时礼让客人,不翻动客人面前的菜肴;在与人交往时使用敬语等等。社交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,学会礼貌待人,比粗鲁无礼更能赢得他人的尊敬。
           “茅瑞征将风俗变化描述成一个渐进的过程:朴→烦(烦的结果是‘佻’)→夸(夸的结果是‘汰’)→偷(偷的结果是‘荡’)→浇。…在风俗近古淳朴之时,士人雅称率素(即所谓的‘率真’和‘清素’),阔达而峭直。…自‘朴’一散,人们就开始习于‘烦’。‘烦’的表现在于,人们貌润言甘,软美少骨,礼节、仪文变得越发繁缛,在交际款待上变得更加繁琐和虚伪。…‘夸’的表现在于,饮食上追求‘鼎食’,穿戴上崇尚‘绮衣’,而且还竞相效仿。…‘偷’也就是偷懒、偷薄的意思,以追求快乐为本。‘偷’的表现在于,就是旷业惰农,游闲陆博。…‘浇’的表现在于,人们大多习为目诩眉语,狙巧斗捷。不再以正直为荣,而是将它视作憨傻;不再以清修为荣,而是将它看做笨拙。面对尊亲,也一概谑浪,毫无规矩;对待自己的骨肉,也机关算尽,毫无温情。”(《吴兴掌故集叙》茅瑞征[明]著,载徐献忠《吴兴掌故集》卷首)
           以上文段取自《中国风俗通史(明代卷)》导言中“明代风俗的变迁历程”一栏。虽谈的是明代,但是历史的发展惊人的相似,回顾现代风俗文化变迁,大体如此。我们迫切需要回归原本的朴真。时光不能倒流,我们却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中回溯根源。
           面对传统,弃之糟粕,取之精华,应用生活,只要有心,就能做到。

       供稿|吴婉盈
    审稿|贺红山
    编审|曾丽娜
    编辑|柏雪 杨紫宸 邓慧香

    Copyright ©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湘ICP备20011007号

    展开